孫麗翠 SUN Li Tsuei : 圓月 La Lune souffle 靜默劇場 Théâtre du silence
二零一一年一月六日Jean-Jacques M’U
姓:孫,名:麗翠©上默劇團
孫麗翠 :日月在臺北(臺灣)
今夏的阿維農戲劇節上,我遇見了她。自此,我總是想到她。為了獲得內心的寧靜,我應該懂得如何找到影像的詞語,那些她奉獻給世界的影像的詞語。
孫麗翠,上默劇團的創始人,祖籍中國青海和河南省。第一個是西部最大的省,大部分地域是西藏;第二個,更小些位于東部地域,但一樣的農村地區。在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十年,它受到尤其是回教等的宗教社團的沖擊。孫麗翠自童年起學習武術,諸如太極拳、氣功,他還師從多位傳統戲劇大師,學習傳統舞蹈。八十年代初期,孫麗翠來到歐洲,師從夏克.勒寇克、馬歇.馬叟、艾田.德庫、斯泰凡.聶佳可夫斯基,學習表演藝術。如今,麗翠在臺灣生活工作。一九九一年,在臺灣臺北市,俯瞰臺北市的陽明山上,她創辦了上默劇團,以豐富她對戲劇教育的研究,這個教學想法與圍繞日常起居構思的東方哲學思想相一致。
上默劇團介紹 在這個距離臺北市二十來公裏的山村裏,孫麗翠確立了中國傳統文化“中道”的傳承。迄今,已有200名左右的學員完成學業,該研修周期為期三年,有五名教師任課。編舞和戲劇肢體動作具有象征性,它們讓人與萬物溝通。對呼吸的控制,富於生機本能的動作,是上默劇團創立的戲劇工作的基礎。訓練好比書法(手的姿態的控制),擊鼓(中國鼓,節奏的傳遞者),它們也是教學的中心。除了探求內心的探討之外,這項工作必須是擴散的。透過戲劇它才能被廣大的觀眾接受。上默劇團的教學並不局限於對過去殘余傳統的學習:聆聽世界,分享,共同工作,發現他者,開放精神;他涉及試圖創造(保持)存在物之間的和諧。同時,除了研究古人留下的典範,我們應該為世界構建,發明一個追隨者。上默劇團自二零零四年起,除阿維農戲劇節之外,還參加了其他戲劇節。它參加了比利時的阿爾斯科特“國際啞劇界”,西班牙雷烏斯的“肢體啞劇”。同時,它的劇作還分別上演於巴黎,英國(倫敦,寶亦斯,懷司泰柏),比利時,澳大利亞(艾德萊德),中國(香港,上海,貴州)及安得列斯群島的聖萬聖特。 上默劇團的所有劇目都是在臺灣,臺北國家劇院創作的。
自一九九七年至二零一零年,孫麗翠創作了:
“蓮花大地,一與二”
“山海經”
“浮世 ” “山海經”
“薩滿的奧德賽”
“春之舞 ”“以太空間 ”“天國”
“俄底普斯 布裏塔尼居斯”
“我從遠處來”
“大風吹”
“大風吹”劇情:深山裏,一個無法入眠的隱者,於月亮結下深深的關系……每一個舞步,每一個動作都受到中國古代宮廷舞的啟發。該舞蹈構成了中國武術,尤其是功夫的基礎。功夫在中文裏的意思是“隨著時間工作”。這些動作,既輕柔又自然優雅,緩慢地進行,好似一朵正在盛開的鮮花,或者一片正在落向大地的樹葉。
劇情時間:60分。
一個演員 的獨角戲。
一位導演助理。
Ah, Bienvenue Clandestins !
associations à but non lucratif
Vocation d’intérêt général et Éducation populaire
6, rue du Majou 46300 Gourdon
ZéroSix 69 58 02 57 – ZéroCinq 65 27 19 27
SIRET 798 510 905 00028 APE 8552Z (Enseignement culturel)
Faire un don :
https://www.donnerenligne.fr/abc-editions-ah-bienvenus-clandestins/faire-un-don
Consultez nos conditions générales de vente